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部长信息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安全教育 >> 安全教育 >> 正文
保护个人隐私,拒绝出借、出售“两卡”
时间:2023-10-09 08:35:18    来源:平安浙大       阅读:

只要将银行卡“提供”给他人

“躺平”也能赚钱?

如果你真以为找到了赚钱的捷径

那就大错特错

这样的行径面临的必然是

法律制裁!

“两卡”犯罪到底是什么?

一起来学习一下


买卖“两卡”危害

先了解一下什么叫“两卡” ��


非法买卖“两卡”,会导致产生大量“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电话卡,被用作以下犯罪,为社会和家庭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01


电信网络诈骗

02


网络贩毒

03


网络赌博


更关键的是,被忽悠贩卖“两卡”的卡主本人,也会受到法律惩处或者信用惩戒,让人十分痛心。


买卖“两卡”后果

01




信用惩戒

人民银行将相关信息移送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违法违规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相关人员的贷款和信用卡申请。

02



限制业务

5年内暂停相关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和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也就是说,相关单位和个人5年内不能使用银行卡在ATM机存取款,不能使用网银、手机银行转账,不能刷卡购物,不能通过购物网站快捷支付,不能注册支付宝账户,不能使用支付宝、微信收发红包、和扫码付款

03



严管账户

银行和支付机构5年内不得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新开账户。惩戒期满申请开户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将加大审核力度

04



法律处分

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甚至诈骗罪,给个人带来牢狱之灾

买卖“两卡”案例













01 被用于实施诈骗

老徐于4年前办理了一张工商银行卡,历经几次银行系统升级和卡片换代后,该张银行卡的使用频率不高,被搁置一旁。

经邻居介绍,老加入了一个名叫“小王开卡”的微信群,通过群友牵线,银行卡很快找到买主。之后被他人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案发后,老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02 被用于洗钱犯罪团伙洗钱


手头紧的小李为赚点快钱,将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手机卡“全套”出租。

犯罪分子为银行卡配套开通手机银行,将其用于洗钱。受害人将钱打进骗子指定的账户即小赵银行卡中,然后被快速分成多笔小额款项转至数张银行卡,再由分布各地的团伙成员将赃款取走。

几个月后,民警找到小李,他才知道自己的银行卡涉及多起电信诈骗案件。等待小李的将是法律的惩罚。


03 被用于偷逃税款


小周听说银行卡也能卖钱,于是将闲置的银行卡卖掉。

对方收购小周的银行卡后,将其用于逃税。“工资”“劳务费”等各种名目的钱被打入该银行卡,然后又迅速取出,以此实现不法分子偷逃税款的目的。

而小周由于“个人年收入”达到“一定标准”,需要自行向税务局报税。


一旦银行卡被收购,很可能会被用于诈骗、洗钱、逃税、虚开股票账户等不法行为。最终都会追溯到卡主本人,导致个人信用受损,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同学们,请注意:

  1.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银行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银行批准的持卡本人使用,不得出借和转借;

  2. 切莫幻想“躺着暴富”。不需要专业技能,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又能轻松“暴富”的兼职肯定有猫腻。

  3. 如发现有买卖银行卡、手机卡等犯罪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买演唱会门票“另辟蹊径”?小心,可能都是诈骗!
  守护师生|注意防范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版权所有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安保部 人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