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部长信息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安全教育 >> 安全教育 >> 正文
关于“断卡”行动,你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时间:2020-12-28 11:00:01    来源:https://www.sohu.com/a/4339962       阅读:

 

1、“断卡”行动概况

什么是“断卡行动”?

当前,全国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形势严峻复杂,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是此类犯罪持续高发的重要根源,危害十分严重。为严厉打击整治涉“两卡”违法犯罪活动,坚决遏制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高发态势,10月10日,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

断卡”行动断的是哪些卡?

手机卡方面

       

银行卡方面

       

为什么要断这些卡呢?

因为团伙性有组织的电信网络诈骗不会让你把骗来的钱直接汇入他们的账户,往往都是通过买卖这些“实名不实人”的卡进行走账,让你把钱先汇到这,后面他们再倒腾好几遍,造一个迷宫式的转账,目的就是增加公安机关追查和打击的难度。

       

断卡”行动针对哪些人?

开卡团伙

自行或者经组织前往银行、营业厅或者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办银行卡、电话卡的人员(俗称“卡农”),以及金融机构、运营商内部利用管理漏洞大批量开设电话卡、银行卡或者为开设提供便利的“内鬼”。

带队团伙

诱骗或者组织他人开办电话卡、银行卡的团伙,这类团伙经常以“扫村”、“扫校”的方式诱骗村民、大学生办卡,性质十分恶劣。

收卡团伙

主要是接受带队团伙手机卡、银行卡的团伙,这些人又称“卡头”。

贩卡团伙

主要是接受全国各地收卡团伙办理的电话卡、银行卡,层层贩卖赚取差价的人员。 

2、 “断卡”行动与我有关吗?

断卡”行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影响日常生活

银行卡、电话号卡一旦被收购很有可能会被用于违法犯罪行为。按照法律规定,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卡、电话号卡的单位及个人不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还会给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变!

惩戒措施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对买卖银行卡或账户的个人实施惩戒的通知》及《泉州市公安局、电信公司泉州分公司、移动公司泉州分公司、联通公司泉州分公司关于加强泉州市电话号卡管理工作的通告》,凡是经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购买个人银行账户、企业对公账户、电话号卡的单位或个人,公安机关将联合人民银行、通信运营商对其进行相应处理。

NO.1

一旦被公安机关认定为出租、出借、出售、购买个人银行账户、企业对公账户的单位或个人,中国人民银行会将相关人员纳入金融信用基础数据库管理。将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到个人征信报告,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相关人员的贷款及信用卡申请。

NO.2

5年内暂停相关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也就是说,相关单位和个人5年内不能使用银行卡在ATM机存取款、不能使用网银、手机银行转账、不能刷卡和扫描二维码购物,不能通过购物网站快捷支付。

NO.3

银行和支付机构5年内不得为相关单位和个人新开账户。惩戒期满申请开户的,银行和支付机构将加大审核力度。

NO.4

对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认定的涉嫌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人员、涉案通信工具登记人员、工业和信息化部或公安部通报的涉嫌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通信工具登记人员将纳入不良信用通信网用户名单。

NO.5

通信运营商应严格控制同一身份办卡总量,因行业发展需要特殊场景购卡应提供相关资质凭证。使用本人身份证办理电话号卡违规赠与、出租、出借、出售给他人的,将视情纳入不良信用通信网用户单。

NO.6

对纳入不良信用通信网的用户,五年内停止办理通信产品新入网业务,根据本人意愿保留一个电话号码(三家运营商选择一家,其他号码一律关停),注销后不得重新办理。

NO.7

非法买卖、出租、出借个人银行账户、企业对公账户、电话号卡的相关单位或个人,除受到上述惩戒外,还可能涉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甚至构成诈骗罪,可能给个人带来牢狱之灾。

  疫情多点散发,要这样做!
  网络畅游需小心,诈骗手段在翻新
 

版权所有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安保部 人武部